為什麼要分析身體組成?
人是有機的生命體。高級的有機生命體的形成必然是:元素->化合物->細胞->組織->器官。廣義上,這些由微觀而巨觀的層級,每一個層級都可以視為一種身體組成的形式。當人的身體產生變化,不管是生理的或是病理上的,一定會反應在這些組成的變化上。因此,這就是我們為什麼需要去分析身體的組成的原因。但是在體適能領域或是醫學領域,目前所謂的"身體組成分析",比較聚焦在某些化合物或組織,而其中又以分辨出水分以及脂肪,骨頭,肌肉這幾種組織,對臨床上幫忙最大。因此臨床上使用的分析工具,也以能分辨出這幾種組織及水分的工具為主。
單單只有體重,或是加上身高的訊息所得出的BMI,能給我們的訊息很少,例如兩個體重同樣是80公斤,身高同樣是170的人,其體態可能完全不同。(圖一)

身體組成分析在體適能或是醫療領域有非常廣泛的運用:
- 體適能領域 (監測 fat tissue, lean tissue之變化)
- 體適能評估
- 追蹤體能訓練或運動的成效
- 追蹤營養補充或飲食調整的成效
- 醫療領域 (監測 fluid, fat tissue, lean tissue or bone之變化)
- Anorexia & Obesity
- Renal Failure
- Liver Disorders: Ascites
-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
- Cancer & AIDS associated wasting
- Burns & Trauma
-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
- Spinal Cord Injuries
- Osteoporosis

(Carlina VA, et al. Journal of Clinical Densitometry 2003 (6): 75-85)